近年來,福海縣積極優化營商環境,通過建強組織、提供服務、跟蹤問效等方式,不斷發揮黨組織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“新引擎”作用,力促非公企業健康發展。
編織“紅色保障網”。由縣委組織部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(單位),按照“行業歸口、屬地配合”管理模式,在商科工信局、市場監督管理局、民政局等部門單位,成立中共福海縣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綜合委員會、中共福海縣工商聯直屬商會(協會)綜合委員會等8個綜合黨委,明確服務管理、權益維護、監督考核等6項職責。建立定期聯系服務制度,選聘147名政治素質高、協調能力強、精通企業服務工作的領導干部擔任“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”,按照“一對一”“一對多”的方式,開展黨建業務指導、政策宣傳解讀、解決發展難題等服務56場次,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組織保障。
組建“紅色智囊團”。由“兩新”工委聯合部門單位,通過實地調研、召開座談會、征求意見建議的方式,在住建局、農業農村局、交通運輸管理局等單位,圍繞簡放政權、招工貸款、減稅降費等內容開展座談會,提出簡化辦證流程、24小時預約服務、“限時辦”等優化營商環境措施36條,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強勁動力。組織稅務局、人社局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單位的業務骨干,成立紅領專家服務隊,定期深入旺源駝奶、豐吉爾食品有限公司、福糖糖業等非公企業開展政策宣傳、法律服務、創業指導等154場次,收集解決困難訴求128個,不斷提升非公企業獲得感和安全感。
打造“紅色管理鏈”。由組織部門聯合行業綜合黨委,每季度邀請非公企業負責人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、在職黨員干部等群體,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機制、流程、效率等方面,對部門單位、鄉(鎮)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情況進行通報點評,提出服務企業慢作為、落實政策中梗阻、推諉扯皮不擔當等23個問題,并在福海縣政府網站、福海黨建網進行通報,為優化營商環境奠定良好基礎。結合“三會一課”、主題黨日活動等,圍繞企業融資、行政審批、政策宣傳等方面,通過擺放營商環境主題展板、設立信用政策咨詢臺、播放宣傳短片等方式,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活動12場次,有效營造“人人都能優化營商環境”的濃厚氛圍。